汉朝最后一个皇帝
[42] 《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九》:夏四月辛巳,诛董卓,夷三族。司徒王允录尚书事,总朝政,遣使者张种抚慰山东。
[54]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安西将军杨定者,故卓部曲将也。惧傕忍害,乃与汜合谋迎天子幸其营。傕知其计,即使兄子暹将数千人围宫。以车三乘迎天子、皇后。
[53] 《艺文类聚卷六十九服饰部上》引《汉献帝传》曰:尚书令王允奏曰:太史令王立,说孝经六隐事,能消却*邪,常以良日,允与立入,为帝诵孝经一章,以丈二竹簟,画九宫其上,随日时而出入焉,及允被害,乃不复行也。
[58]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甲午,立皇后伏氏。后,琅邪东武人也。父完,深沉有大度。举孝廉,稍迁五官中郎将、侍中,以选尚阳安长公主。主,桓帝女也,生五男一女:长男德,次雅,次后,次均,次尊,次朗。后以选入掖庭,为贵人。完迁执金吾。
[60]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李贤注引《献帝纪》:“汜与傕将张苞、张龙谋诛傕,汜将兵夜攻傕门。候开门内汜兵,苞等烧屋,火不然。汜兵*并发,矢及天子楼帷帘中。
汉朝36个皇帝列表
[86]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帝步出营,临河欲济,岸高十余丈,乃以绢缒而下。余人或匍匐岸侧,或从上自投,死亡伤残,不复相知。争赴舡者,不可禁制,董承以戈击披之,断手指于舟中者可掬。
[88]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是時蝗蟲大起,歲旱無穀。後宮食煮棗菜,諸將不相能率,上下亂,糧食盡。於是安東將軍楊奉、衛將軍董承、征東將軍韓暹謀以乘輿還洛陽。乙卯,建義將軍張陽自野王來,與董承謀迎乘輿還洛陽。安國將軍,封晉陽侯,假節,開府如三公。
[148] 《册府元龟·卷二·帝王部·诞圣》:献帝以光和四年三月癸巳生於雒阳宫帝母王美人初任娠畏何后服药欲除之而胎安不动数梦负日而行。
[82]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庚申,車駕發東,董承、李樂衛乘輿,胡才、楊奉、韓暹、匈奴右賢王於後為距。傕等來追,王師敗績,殺光祿勳鄧淵,廷尉宣璠、少府田芬、御史鄧聘、大司農張義。
[102] 《太平御览卷九十二皇王部十七》引《献帝春秋》:十一月,车驾东幸到黄卷亭。庚午,乘舆到弘农,张济欲与董承、杨奉交质而留乘舆,承、奉不肯,白帝东行。到涧中,济,郭汜放兵欲留车驾,承、奉力战,乘舆得过,公卿*衣服悉见钞夺。
刘协下一位皇帝是谁
[70]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冬十月戊戌,汜黨夏育、高碩等欲共為亂,脅乘輿西行。侍中劉艾見火起不止,曰:「可出幸一營,以避火難。」楊定、董承將兵迎天子幸楊奉營,上將出,夏育等勒兵欲止乘輿,楊定、楊奉力戰破之,斬首五千級。
[87]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既到大阳,止于人家,然后幸李东营。百官饥饿,河内太守张杨使数千人负米贡饷。帝乃御牛车,因都安邑。河东太守王邑奉献绵帛,悉赋公卿以下。封邑为列侯,拜胡才征东将军,张杨为安国将军,皆假节、开府。其垒壁群竖,竞求拜职,刻印不给,至乃以锥画之。或赍酒肉就天子燕饮。又遣太仆韩融至弘农,与傕、汜等连和。傕乃放遣公卿百官,颇归宫人*,及乘舆器服。
[51] 《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第六十二》:明年夏,大雨昼夜二十余日,漂没人庶,又风如冬时。帝使御史裴茂讯诏狱,原系者二百余人。其中有为傕所枉系者,傕恐茂赦之,乃表奏茂擅出囚徒,疑有*故,请收之。诏曰:“灾异屡降,阴雨为害,使者衔命宣布恩泽,原解轻微,庶合天心。欲释冤结而复罪之乎!一切勿问。”
[124]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六》:丁亥,天子遷都長安。卓留屯洛陽,盡焚宮室,徙民長安。壬辰,白虹貫日。三月己巳,車駕至長安。長安遭赤眉之亂,宮室焚盡,唯有高廟、京兆府舍,遂就都焉。
[94] 《後漢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九》:五年春正月壬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謀殺曹操,發覺伏誅。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