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牛角挂书
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
从李密牛角挂书的典故中可以看出李密是一个勤于读书的人,即便是坐在牛背上的时间也不浪费,也要用来学习,这就告诉世人要勤奋学习、努力学习的道理。而单从历史上李密的人生来看,他是一个不肯屈居于他人之下的人,有一定的野心。
牛角挂书的主人公是李密。《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
李密给杨玄感的三个重要策略,杨玄感选择了下策,非要猛攻洛阳,结果兵败被杀,李密也成了朝廷的通缉犯,过起了东躲*的日子。
牛角挂书50字概括
这个故事其实跟宋江的故事有点像,后来加入的声望和能力都比原来的寨主强很多,但晁盖是被敌人弄死的,死得很是时候,但瓦岗的大当家翟让可就没那么容易死了。
天下大乱虽然起兵容易的,但是真正要存活下来其实很难,后来一直有人怂恿李密称帝,但是李密一直说的一句话就是,洛阳未克,绝不称帝。
这跟现在的职场很像,大领导有一天来视察工作,看到某个人,就是感觉不爽,于是偷偷地对下属说,把中国人给弄走吧。
说的是他曾经骑着一头黄牛,牛背上盖着一块蒲草坐垫,还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捏着牛绳,一只手看书,这样的风度很有诸葛亮隐居山林的感觉。
瓦岗寨聚集的都是当时无路可走的好汉们,是隋朝末年的水泊梁山,自从李密加入之后,联合附近各小股义军,破金堤关,于荥阳大海寺设伏,击杀隋将张须陀,瓦岗寨的实力迅速扩张,李密在瓦岗寨的声望也日益高涨。
牛角挂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攻下洛阳,成了李密的首要目标,也成了他一生的噩梦,因为李密第一次逃亡,就是因为洛阳,当时杨玄感要进攻洛阳,李密就不同意,说这是下策,因为洛阳是当时的首都,粮多墙高,非常难攻,一旦攻不下来,后果很严重。
李密有独到的战略眼光,知道这乱世之中,粮食最重要,于是占领了当时隋朝的大粮仓兴洛仓,这可是当时规模巨大的粮仓,有了粮食,在乱世之中就像有了金手指一样,可以迅速的扩大规模。
李密敢散尽家财,说明他们家没什么族人,全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而一个人家里一旦没了钱,这事儿可就不好办了,慢慢的李密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家族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
杀了翟让固然可以清理内部不稳定因素,但是如此粗野,也让很多人寒了心,这本来就不是很团结的瓦岗寨,内部更是暗流涌动。
但翟让这个人很懂得进退,一看这架势,干脆就让贤了,从此瓦岗寨的大当家变成了李密,这是他事业的顶点,但也为日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