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的教育
“应该使孩子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如果他有冒失的行为,你只需要让他碰到一些有形的障碍或受到由他的行为本身产生的惩罚,就可以加以制止
一下,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更希望获得正面反馈还是负面的反馈?当你的行为频频被制止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当你不能理解到制止你的人到底为啥制止你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你更希望得到的是什么?
那该怎么办呢?当你的孩子停下了他的危险动作后,他并不知道他下一步该干什么,能干什么。这时候你需要给出他界限:
“哭什么哭?没出息!”“不许哭,再哭我就”“你这小孩怎么这样”类似于这样的话如果你经常控制不住说出口,那么最好还是给彼此一个冷静的时间吧,先问问你自己有没有情绪,再去想想你凭什么要求孩子不能有情绪?
不用强迫孩子分享,动他们的东西时征得孩子同意,也给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告诉孩子如果动爸妈的东西也应该征得同意。如果孩子有一定的秩序要求,也应该理解尊重,合理的情况下按照他们的秩序摆放。
两岁宝宝怎么教育方法
比如你不希望孩子去抓沙子并且往嘴里塞,如果你用温柔的态度坚持反复对孩子强调“不可以”可能收效非常一般,但是你站在一个2岁孩子的角度去想,在他眼里
“温柔和坚定的坚持原则”是很多育儿书都会反复强调的一种育儿方法,他强调不惩罚不暴力,很多爸爸妈妈也都知道这一方法,然而在使用上却容易有
”转移对不合理要求的注意力,比如:今天我们出门有一个任务哦,捡5片好看的树叶。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可能就会转移在这些小游戏上,一路也会很配合。
如果孩子喜欢要这要那,可以在采购日之前跟孩子提前预约:“今天你可以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哦!但是只能有一样!所以这个机会好好珍惜”
针对这种类型的事情,不用正面否定,不停地说“不可以”“不能”,要珍惜使用“不可以”的机会,如果孩子的生活中充斥的各种“不行”“不可以”,孩子反而不能分清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不可以”应该留到后果很严重严禁做的事上。对于一些后果不太严重的不合适的事情,不妨让一些后果自然发生,给孩子一些切身的小教训,比一味地说“NO”效果更好。
1-2岁宝宝早教方案
很容易将它理解为:语气温柔不发脾气,但是只要一直反复强调原则就可以了。在实际中往往可以达到让孩子最后屈服于自己的坚持,其实并没有真正关心孩子的感受也没有尝试用更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不过是通过“温柔”的软暴力僵持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然这个是针对是非观念还不强,你根本无法讲道理的2、3岁的孩子,对于更大的孩子,能接受讲道理的孩子,温柔而坚定又可以换成另一种形式)
这个界限范围的给出,不单单是告诉孩子“你不可以做什么”,其实要更多的告诉孩子“你可以做什么”,告诉孩子你的可选选项其实很多很多,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这个方法是著名的教育学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提出的著名教育法则,即“自然后果的惩罚”。卢梭的说法就是:
你会考虑自己的要求是否苛刻,抓沙子其实是无伤大雅的,吃沙子可能会对孩子有所伤害,那么你只需要坚持孩子不要把沙子往嘴里放就OK。这时单纯靠温柔而坚定的反复和孩子强调“不干净,不要吃”,其实孩子根本听不懂也听不进去,不如换一个方式:用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