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形而上
而所谓“有形之物”,指的就是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而“高于形”,指的是:在这些现实存在的东西之上,具有的普遍性规律、真理等。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11卷,第133页
[22] 冯契,许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ISBN7-5326-04470.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65-366
“形而上学”这个名称来自于《易经?系辞》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的,严复翻译成为“玄学”,实际上原文“metaphysics”直译的话是“在物理学之后”的意思。
形而上最简单解释
《系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他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奇偶二数、阴阳二爻、乾坤两卦、八经卦、六十四卦,都由一阴一阳构成,没有阴阳对立,就没有《周易》;它把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
19世纪,黑格尔把形而上学表述为了两层含义:一种是方*,即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另一层意思是黑格尔企图把人类世界的一切知识用一种哲学去全部概括,即把形而上学看成是“知识的汇总”的观点。
可以说人类社会早期“科学”与“哲学”不分,古代的人们用哲学这个方法来寻找事物背后的规律,哲学就是人类早期的科学而已。
“形而上学”作为一个哲学词汇,算是一个非常有意思、贴切的舶来品翻译。哲学词汇的翻译相对于那些一般国内没有的物品,如“jeep”翻成吉普的音译,要麻烦许多。
形而上 形而下 通俗
(1)战国前中说。认为文中开头”天尊地卑“与文中大量道家术语,曾见于孔门*公孙尼子的《乐记》,可证为战国前中期。
“形而上”概念就是要不拘泥于某个具体的事物表面,排除表面现象的困扰,要能研究这个超越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形而上学”意指最高水准的抽象,与之对应的,也存在着“形而下”的概念,但这个概念不是很正规,只是与“形而上”相对应而已,特指研究具体的某个事物的表面的规律,不够抽象和本质。
意思为: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形而上学,简单来讲:系只求形式表面,忽略实物内在的实质。但普遍接受的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这一含义的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研究超自然的哲学。有时也指研究哲学的本体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