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是什么意思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
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最早出现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自称之间,后来统一代指古代的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谦虚自称的意思;
而“朕”在先秦时期是第一人称所有格,即“我的”的意思,后来到了秦朝建立之时,秦始皇创立皇帝尊号,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这个称谓从此一直流传至辛亥革命中国帝制终结。
寡人并不是自己孤单一人的意思,皇帝都有自己的皇后,也有自己的后宫三千佳丽,不可能会孤单一人。寡人是指寡德之人,就是表示自己在道德方面还做的远远不足,所以古代君王会以这个为谦称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皇帝自称寡人的原因
君王自称寡人的原因:其实这是一种古代君王的谦称,用来警醒自己要以德治国,以德服人,为了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要为百姓们谋福利,要成为一个贤君。所以古代的君王就会自称为自己是寡人。
“朕”这个自称,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此后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它作为一个见证,看着君主集权逐步走向顶峰,又慢慢衰落,沦为历史。
不过一般称自己为“孤”的君主,在地位上可能要稍低一些,像春秋战国时郑、虢这一类夹缝中生存的小国君主,才会自称“孤”。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自称这个领域,各种名称数不胜数,这当中所蕴含的,就是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若只有一个“我”字,岂不是过于单调了。
女人可以自称寡人吗
谦逊这个概念,可谓是被中国人深化到了骨髓当中。从不骄傲,也毫无自卑,各种“自降身份”的自称当中,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博大深沉的*内涵。
外国人学习中文时,经常就会被汉字里各种的近义字词弄的晕头转向,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很难保证在汉字方面能够不出纰漏。
唐朝末期藩镇割据,皇权式微。那些在地方起兵造反的藩王们,大多也自称“寡人”、“孤”等,以表示其对朝廷的反对态度。
由“朕”而起,皇帝的身份象征在后世被不断地被神圣化。除皇帝之外,任何人敢私下自称“朕”,就会被打上谋反的罪名。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