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营狗苟是什么意思
《青蝇》是用来讽刺昏君和谗臣的,诗人把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蝇。从前,人们形容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称之谓“蝇营”,说他们好比往来营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到了唐朝,文学家韩愈在他的《送穷文》中说:“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二字之后,添了“狗苟”二字,从此成语“蝇营狗苟”就流传了下来。
梁实秋《槐园梦忆》:“在香山两年她享尽了清福,虽然那里的人事复杂,一群蝇营狗苟的势利之辈环拱着炙手可热的权贵人家。”
“蝇营狗苟”指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地逐食腐物,像狗那样苟且偷生不知羞耻。比喻有些人像苍蝇和狗那样为了一己私利而到处投机钻营。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何时都不可做有辱人格的事,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就应该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蝇营狗苟趋炎附势的人,虽然短期内可能达到个人的卑鄙目的,但其失去的是做人的原则与人格的尊严,只会被世人唾弃。
“蝇营狗苟”与“如蚁附膻”意义相近,两者都有为了名利做出*举动的意思;区别在于“蝇营狗苟”强调的是为了追求名利可以做出卑鄙*的举动;“如蚁附膻”强调的是为了依附有钱有势的人,表现得非常庸俗。“蝇营狗苟”多用来指个人,“如蚁附膻”多用来指臭味相投的一群人。
蝇营狗苟兀穷年 白马青衫慢慢行
《诗经》中有一首题为《青蝇》的诗,共三节,每节都以“营营青蝇”起句。第一节中讲道:“营营青蝇,止于樊。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营营,形容往来频繁之状;青蝇,即绿头苍蝇,是蝇类中最惹人厌恶的;樊,义同“藩”,即篱笆;恺悌,兄弟般和睦的意思,大意是说:“绿头苍蝇真正讨厌,把它赶出篱笆外面。和善明理的正派人,决不听信挑拨离间。”
》:“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章炳麟《民报一周年纪念会演说辞》:“试想此辈胸中,究竟所思何事?起得事来,他的权力,岂肯轻轻送你?奉这蝇营狗苟的顽童,作为革命首领,还成个世界吗?”
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地逐食腐物,像狗那样苟且偷生不知羞耻。比喻有些人像苍蝇和狗那样为了一己私利而到处投机取巧
唐朝时期,官场十分黑暗,*成风,一级盘剥一级,老百姓对之深恶痛绝,敢怒不敢言。人们把那些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称之为“蝇营”,令人讨厌。韩愈也看不惯这种现象,《送穷文》记载“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返。”。
蝇营狗苟可以形容男女
蝇营狗苟,汉语成语,拼音是yíngyínggǒugǒu,意思是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像狗那样的苟且偷生,形容人不顾廉耻,到处钻营,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出自韩愈《送穷文》:“蝇营狗苟,驱去复返。该成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反义词是光明磊落。
从前,人们形容贪贿舞弊、争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称之谓“蝇营”,说他们好比往来营营的青蝇一般,讨厌之至。到了唐朝,文学家韩愈在他的《送穷文》中说:“蝇营狗苟,驱去复还。”他在“蝇营”二字之后,添了“狗苟”二字,从此成语“蝇营狗苟”就流传了下来。
有时我憎恨自己过着这种庸庸碌碌、蝇营狗苟的生活,如同燕雀一般毫无意义。要不是我年纪大了,我会参军入伍,争取出将入相,青史留名。
像苍蝇那样飞来飞去地逐食腐物,像狗那样苟且偷生不知羞耻。比喻有些人像苍蝇和狗那样为了一己私利而到处投机取巧。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