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焉的意思
孔子怒气未消地说:“你只见其表,未见其里。”颜回问道:“先生,农面的东西已经看见,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
子夏说完便看着孔子,他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赞。不料孔子的脸色一下一子变了,显得非常生气。他正在纳闷,孔子开口说道:“我的学生开始鸿篇大论地谈论书了!”子夏见老师真的生气了,恭立在一旁不敢说话。
“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一天,子夏读完书来见孔子,颜回正坐在孔子旁边。子夏按捺不住读书后的兴奋心情,对孔子说:“先生,我刚刚读完这些书,心情很舒畅。”
颜回和子夏听后对视片刻。颜回说:“只见到门,而不深入到里边,不能知道那里面深藏着的精微奥妙啊。”子夏向孔子深施礼说产先生的'话,*受益匪浅,我当专心深入学问的大门之中,探询事物的精微奥妙之所在。”
见贤思齐的启示和感悟
孔子说:“看见了门,不进到里面去,怎能知道深藏的奥妙呢?进到门中再探询深藏着的奥妙就不难了。我孔丘曾经尽心竭力,现在已经进入门中,就像来到了险峻的大山之中,前面有耸立的悬崖,后来有深不可测的山谷,那里的风光奇妙无比。”
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作个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站在墙外看见里面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却有好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他里而的宗庙建筑的雄伟、)www.baihuawen.cn(房屋的多种多样。能够找着大门的人或许不多吧。叔孙武叔先生那么说,不也很自然吗?”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谈的是道德修养问题。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德才兼备者;齐:相同;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孔子这句话,成为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意思是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也要以他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覆辙。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就是“见贤思齐”;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见不贤而内自省”。
那么,如何做到见贤思齐呢?孔子讲:“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见贤思齐无须好高骛远,可从身边开始,从自己做起。我们周遭诸多熟悉之人、平凡之人,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品味,就会看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看到他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意思
见贤和见不贤,都是以别人作为自己的镜子。见贤思齐,是确立一个修身养德的榜样;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以反面典型作镜鉴。《论语》中还有一句话:“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人要在善与不善、贤与不贤之间做出鲜明的判断和选择,形成好的道德习惯,见到好的行为,就急急追求,只怕赶不上;见到坏的行为,就像手伸进开水里一样,赶紧避开。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身处危急时刻,人们往往提高警惕,更容易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日里,人们反而容易失去警觉、疏于自省,如此久之,危险就难免接踵而来。因此,我们更应当将自省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拿出“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对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
自省的意义不止于认识不足,更在于超越自我。以平和心择善而从、以进取心博采众长,自知自省、时刻不松,才能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进而促进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不断升华人格。
“见贤思齐”,昭示了榜样的示范作用;“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说明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自省”就是自我反思、反省,其目的正如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所言:“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还有类似的表述:“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