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发源地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
位于星宿海西,在三条上源中居中,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为宽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为
纵横万里的宏伟气魄而奔腾到海的形象;反映了黄河兴云致雨,滋润大地,哺育亿万中华儿女的伟大贡献。作品借此表征充分表达了
贞观九年三月,吐谷浑又开始不安分,李世民钦点侯君集出征。唐军在行军打仗时,途径望积石山,意外地发现了黄河的源头。侯君集毕竟是军事家,对于地理要志没有兴趣,他只是把黄河源头当作行军打仗的见闻讲给李世民,具体描述并没有被记载下来。
这条神秘而重要的河流到底来自哪里,是什么样的源头造就这么澎湃大气的河流?这些疑虑一直困扰着古人,他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探寻黄河源头的步伐。
黄河的源头和终点
黄河是一位君子,从微小的泉眼开始,经过涓涓细流的汇入,最终成为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以及滋养了河流两岸的华夏儿女。
最早探寻黄河源头是先秦以前的人,比如上古传说“大禹治水”,尚书中记载,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认定黄河的源头位于“积石”。这里所谓的“积石”应该是*省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这口盆地积聚着大大小小100多个小水泊,从鸟瞰的角度来看,它像极了一个棋盘,一道道水泊最终汇聚成一条条小溪。
首先是那里的地质结构过于复杂,存在着太多不可控的因素。约古宗列盆地是一块高原盆地,它的地质结构是由中元古代的结晶层构成,表面上坑坑洼洼,内部十分“脆弱”。
理由是卡日曲的水量要比约古宗列曲更丰富,而且水的颜色更接近与黄河的颜色。问题是卡日曲的出水量实在太小,泉眼只有“碗口”一般大。
长江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实际上,无论多少只泉眼都是不严谨的说法。比较正规的说法,在约古宗列有两处泉眼,在卡日曲有五处泉眼。这些泉眼的数量并不是固定的,随着地理气候的影响,泉眼的数量、尺寸、出水量也会有所变化。大多数泉眼只有碗口一般大小,有的泉眼只有大拇指粗细。
事实不是大家想得那么简单。地理勘测离不开科学技术,但科学技术无法代替人力,必须要人力亲自到现场才能确认。
此外,由于这里的生态比较完整且原始,各种凶猛野兽遍及此地。人类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很难完胜那些凶猛的野兽。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