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是什么意思?
高校在自主招生中采用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原则进行报名。然而,不管是“中学推荐”还是“个人自荐”,中学和学生一定要遵循“诚信”的原则,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申请和推荐工作,申请材料必须真实。
自荐:自荐是由学生写申请材料(个人陈述),向大学申请自主招生考试资格。这里也是有要求的,不同大学对参加自主招生资格的规定是不同的,一般而言越好越出名的大学规定就越高。不过通常情况下都认同下面这些条件的。文体特长、市优干、市三好、参加过大学的自主招生夏令营并获优秀成绩、学科竞赛。
“四大联盟”高校会拿出招生计划总数的5%进行自主招生。高校通过测试来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考生入选后还要参加高考,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此类招生中高考成绩在最终录取中占主导作用。
自主招生又叫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指高校可以自主提出招生建议,不同于高考统一录取。首先自主招生具体来说,就是高中毕业生通过考试后,可以提前确定感兴趣大学的录取名额,参加高考后享受降级优惠。
自主招生的院校有“四大联盟”之分,它们分别是“北约”、“华约”、“卓越”和“京都”名校联盟,清华、北大、浙大、吉大等名校都是联盟成员。
初三提前自主招生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针对上海等地考生单独试点的自主招生。这些大学录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高校专门组织的水平测试和面试即能决定录取与否。已经被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也要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的参考。一般而言,只要高考达到当地一本线即可录取,考取几率大大增加。
校荐:每年,各大高校都会给高中院校一些自主招生的考试名额,这些名额都会按照高中课程成绩和学科竞赛来给予学生校荐,其实就是你的平常成绩和考试成绩越好,而且获得的奖项越多,这样你获得的校推几率就越大。各高校给中学的校荐名额数量一般是根据2012年中学取得自主招生加分资格的人数来定的。
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报名时间安排在3-4月,考试时间安排在3-4月,5月底前就能完成录取并将名单报省考试院审核备案。已由高职自主招生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当年6月份举行的高考和高职单考单招;未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当年高考及高职单考单招。
高职自主招生的考试,由试点高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自主决定考试具体方案,组织对考生进行文化课和综合素质测评,其中文化课笔试科目一般不得少于3门,综合素质测试原则上不采用单纯笔试的形式。
自主招生对于那些有才华,有特殊特长的同学来说是一次机会,自主招生不像普通的高考只看着文化课的成绩,自主招生如果你具备某些特长会给你的高考分数有所降低和调整,甚至破格录取。
自主招生适合哪些学生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根据历年高校招生简章,体现在具体招生条件上主要为:五大学科竞赛类、人文社科特长类、科技研究创新类、论文专著发表、专利发明、综合/单科成绩优秀、以及具有其他创新潜质和特长的考生。所以,没有奖项也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建议关注招收单科成绩优秀类的院校。
自主招生在报名条件的设定上,根据不同的院校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的公共要求是需要在高中阶段的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需要获得过相关的证书,比如省市级的三好学生或者优秀*等。
自主招生可以提高被名校录取的几率,现在的自主招生考试都是在高考之后进行的,也就是说报名自主招生的考生就有两次的录取机会,及时自主招生没有考上也还可以通过高考来上大学。但是一旦自主招生通过了就多了一个低分进入名校的机会。
自主招生又叫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于2003年正式启动。是我国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自*,培养教育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经过十年的发展,自主招生已成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校招生多元录取的重要方式之一。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