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之后
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置于身边。乌获和任鄙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为将,给予*厚禄。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勇冠海岱: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听说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孟贲西赴咸阳面见秦武王,被任用为将,与乌获、任鄙享受一样的待遇。
先来说说义渠,义渠是一个古老的戎羌民族,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他们在华夏商朝就已经存在了,不断与华夏民族朝廷融合与战争,义渠最早生活在宁夏与甘肃交界处的陇山、六盘山附近,周文王时期,姜太公曾经派出使臣出使义渠,双方互赠礼品,缔结同盟,共同对付双方的敌人鬼方。
如果不是秦武王嬴荡鲁莽行事,为了证明自己是大力士而不是一国之君,跑到周王室去举有千斤之重的龙文赤鼎,而被砸死的话,宣太后也不可能成为秦国的太后,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的嫡子,秦惠文王正妻惠文后的长子,他死了之后,宣太后的长子嬴稷在赵武灵王的协助下成为秦王,这就是日后在位长达55年的秦昭襄王。
作为一国之太后,宣太后后来做一件有伤风化及道德的事情,居然和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宣太后能和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
能生两个儿子,可以判断出宣太后与义渠王在一起的时间至少也有3年,宣太后之所以敢违背道德与义渠王生子,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让义渠王放弃警惕心理,想想一个女人肯为你生子,不可能会害你吧,义渠王也是这么想的,儿子都有了,宣太后不可能再害自己,所以就很放心地与宣太后来往,结果这一切都是宣太后与秦昭襄王的美人计,直到宣太后把义渠王诱到甘泉宫并杀死了他。
秦国历代帝王一览图表
秦国与义渠离得很近,双方经常发生战争,秦穆公时期,任用在戎地担任大夫的由余为臣,与西戎人作战,灭亡20个国家,称霸了西戎,这其中秦国与义渠就发生了战争,秦国打败了义渠,但是义渠实力也很强大,同时义渠人筑城自守,秦国也无法灭亡其国。
宣太后就是芈八子,是秦惠文王嬴驷的妾,是秦昭襄王嬴稷的亲生母亲,在小说和电视剧《芈月传》中,把宣太后的名字叫做芈月,实际上在历史中并没有记载宣太后的名字,芈月这个名字是虚构的,宣太后与秦惠文王一共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嬴稷、次子嬴芾、三子嬴悝。
这两个儿子姓什么?反正不可能姓嬴。电视剧《芈月传》说这两个儿子姓嬴,完全是虚构的,这绝对不可能的,宣太后自己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是姓魏的,华夏社会一直是冠以父姓,而义渠也算是半汉化的戎人了,也是父系社会,按道理来说也是冠以义渠王的姓,反正不会是秦国的嬴姓。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义渠仍然顽强地存活着,并成为秦国西部唯一的隐患,秦国并非不能完全消失义渠,但是需要时间和很大的精力,而且义渠与秦国进行了近五百年的战争,如果凭借战争灭亡义渠的话,秦国的损失也会很大,所以秦昭襄王执政期间,他的母亲宣太后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擒贼先擒王的办法,先设法搞定义渠王,然后再趁乱消灭义渠国。
义渠最强大的时期是在公元前430年~400年,义渠在公元前430年大举进攻秦国,一直打到渭水下游,最终被秦国击退,之后秦国陷入了几十年的政治不稳定,国内旧贵族操纵国君,国君之位也经常发生争夺,导致国力下降,这一段时间是义渠最强大的时期。
嬴驷晚年为何*失常
在鬼方被击败远走后,义渠势力不断扩大,势力扩展到整个宁夏的南部及甘肃的东部,西周时期义渠臣服于周,而秦人最早生活的地方在甘肃天水及礼县一带,与义渠生活的地方非常接近,西周最后一任天子周幽王被杀后,义渠脱离了西周的控制,*建国,而且几乎在同一时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并且得到周王室岐山以西的封地,秦也开始*建国,从此以后,秦国与义渠开始了长达近五百年的恩怨情仇。
义渠这个民族深受华夏文化影响,原本是游牧民族,但是自从占据水草丰美的陇东大原地区后,开始仿造华夏建立城池,实行半牧半耕的生活,由于长期居住于华夏及戎人、羌人的边界地带,各方经常发生战争,所以义渠人骁勇善战,以战死沙场为荣,以病死家中为耻,所以义渠人非常顽强,与秦国一样,民风非常彪悍,而且人人皆兵。
儿子为王,她自然就成为太后,历史上称她为宣太后,这是秦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太后,秦昭襄王刚即位的时候只有20岁,还是虚岁,算是未成年人,古代只有行了冠礼才算成年,才能正式亲政,秦昭襄王虽然在22岁就行了冠礼,并且亲政,但是,秦国的朝政宣太后仍然有插手。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