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北宋诗文的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影响力最大的一篇文章是《醉翁亭记》。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韩愈比较著名的散文有《师说》、《马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苏轼之弟,苏洵之子,“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代表作《三国论》、《上枢密韩太尉书》。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誉为是"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改革家。"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王安石。影响力比较大的作品有《登飞来峰》、《泊船瓜洲》、《梅花》等。
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溪居》、《江雪》、《渔翁》。
唐宋八大家快速记忆法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代表作散文有《颜书四十韵》《六国论》、《管仲论》、《辨*论》。
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他一生作品达600余篇,骈文有近百篇,笔锋犀利,讽刺辛辣。贞元九年进士,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46岁。他的代表作品,就是那首《江雪》。
苏洵: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曾巩: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唐宋八大家口诀顺口溜
苏辙: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韩愈: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贞元八年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因论事被贬,历都官员外郎等职。元和二年,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后又因谏迎佛骨被贬至潮州。长庆四年病逝,年57岁。他的代表作品《春雪》。
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祖籍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