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赠一枝春真正意思
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 , 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注册《赠范晔诗》,是北魏诗人陆凯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那么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意思是什
梅花与文人结缘很早,据传,晋武帝院中的梅花树,独爱好文之士,每当武帝好学务文之时,也是梅花盛开之时,反之则都不开花,因而,梅花有“好文木”之雅号。日本水户的“偕乐园”,初名“梅园”,亭名“好文亭”。
王安石赏其耐寒:“墙头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游美其节操:“独自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执着、机敏、坚韧,冰肌玉骨、孤芳自赏,本色不变,象征气节。梅花,“铁杆虬枝绣古苔,群芳谱里百花魁”,花姿秀雅,风韵迷人,品格高尚节操凝重,“梅花百株高士宅”,玉洁冰清,象征着纯洁;傲骨嶙峋、贞姿劲质,又象征着坚韧和气节。这就是文人园林梅花亭以及窗户、铺地、雕刻上经常能见到“冰梅”图案的文化意义。
梅花有“花魁”之誉,风姿绰约,尤以横、斜、倚、曲、古、雅、苍、疏为美。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极赏“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颇得梅的幽独闲静之趣和欹曲之美,成为网师园“竹外一枝轩”的立意。
男生对女生说聊赠一枝春
文人把植梅看作陶情励操之举或归田守志之行。宋刘翰有《种梅》诗云“惆怅*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元萨都剌诗曰:“今日归来如昨梦,自锄明月种梅花。”为怡园“锄月轩”又名“梅花厅事”所本,轩额即用“自锄明月种梅花”。两诗实渊源于陶潜的“带月荷锄归”,讲隐逸生涯的。戴叔伦《咏南野》“披云朝出耕,带月夜归读”耕读况味。
梅花清香可人,梅花之香,浓而不艳,冷而不淡,清幽宜人。拙政园“雪香云蔚”、狮子林“双香仙馆”等,皆取意梅花之芳香。
梅花的神清骨爽,娴静优雅、清贞人格,与遗世*的隐士姿态颇为相契,深合崇雅绌俗的宋人时代心理,宋文人爱梅赏梅,蔚为风尚,《全宋诗》中有咏梅诗4700多首。
松竹梅称“岁寒三友”,苏轼赞“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为三益之友”。成为苏州园林中落地罩上的传统图案。(曹林娣)
折梅花的时候恰好遇到信使,于是将花寄给你这个身在陇头的好友。*南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吧。
我亦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是历代名诗。此诗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所作,正值岭梅怒放,想起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好友范哗,正好碰上驿使,就折梅赋诗赠友人。问题是:历史上有不同的陆凯,我搞不清是哪一个陆凯,所以没有写明作者及诗名。
《直隶南雄州志》载,南雄城南有寄梅驿,即取折梅逢驿使诗语。该驿经宋绍兴知州李岐重修。清?道光知州戴锡纶有《寄梅驿》诗:“一枝春可当人情,投赠南州艳此清。妙是不登供帐例,香风千古被征行。”
我采摘了一枝梅花,恰好遇见了送信的人,托他捎给远在关中的范晔君。*南此时正值春天,就让这一枝梅花将春意捎给你,礼物虽轻,却代表了我和你之间的深情厚谊。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不是我写的诗。原名《赠范晔》,作者陆凯。昨天是立春,仅以四句诗赠送学兄们:《赠范晔》寥寥20字,道出真挚友情,平淡中显出高雅意境。“一枝春”是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美好春天即将来临,祝愿学兄们美好祈望早日实现。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