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哪年建成
关于黄鹤楼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这附近有一个姓辛的妇人开了一家酒馆,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道人来到店里,辛氏没有嫌弃他,反而奉上美酒,老道人于是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便飘然离去,客人拍拍手,墙上的黄鹤便翩翩起舞,于是酒馆吸引了很多客人前来。十多年后,这位道人又来到这家酒店,他骑在黄鹤背上乘着云飞上了天。辛氏为了感谢道人,就在这里建了一座楼,命名为“黄鹤楼”。
黄鹤楼最早建于公元223年,属于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建黄鹤楼的目的是作为瞭望守戍的哨楼,但随着江夏地区的发展,黄鹤楼的军事作用衰退,再加上周围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逐渐成了观赏楼。
现存的黄鹤楼是在1985年建成的,1981年10月开始动工。新建的黄鹤楼和长江大桥、晴川饭店交相辉映,恢复了原来的特色,但比旧楼更加宏伟。直到2018年,黄鹤楼再次进行景观修复改造,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维修和更换。
清代从顺治至同治200余年间,黄鹤楼曾重修8次。照片中所记录的黄鹤楼修建于1868年,号称“同治楼”,遗憾的是1884年毁于大火。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在蛇山之巅拔地而起,比旧楼更壮观。
但内里蕴含的文化和*,确是千百年来一脉相承、历久弥坚。甚至,哪怕物质的阁楼不存于世,也无阻于其在天地之间的光芒。
黄鹤楼的建筑特点
于是张说的“窃羡能言鸟,衔恩向九重”,变成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李白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化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34年,岳飞将帅府设于黄鹄矶下,以此为前进基地,一举收复了襄阳六郡。岳飞因此荣升清远军节度使,成为宋朝最年轻的节度使。
与滕王阁有关的诗文现存近两千篇,作者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官。不好的说法是大多庸碌无为,好的说法是大多平顺喜乐。
宴请,特别是官场宴请,自然少不了吟诗作画,于是大量诗作就此沉淀下来。渐渐地,三大名楼不仅仅是地理坐标,还成为文化和*的坐标。
王勃可说是天纵奇才,出身世家,六岁被赞神童,十六岁进士及第入朝为官,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但王勃也恃才傲物、放纵不羁,先是写戏谑文章被皇上怪罪,后又杀官奴犯下死罪。幸遇天下大赦,才得以脱罪。
黄鹤楼的历史背景
宋庆历革新失败,滕子京被贬到岳州,他效仿张说重修岳阳楼。建好后,他想到了同样被贬的范仲淹。于是修书一封、附图一幅,请范仲淹写记。楚邦上易装饰
虽然说文无第一,但人们还是会给在公告牌上展示的信息进行比较排名,于是诗作、文章就会在一个约定俗成的榜单拥有自己的名次。而能上榜,进而在榜单上独占鳌头,就成为文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这种自己建榜自己刷的举动,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纷纷前来助兴。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