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1008硒鼓
显影时感光鼓带粉量和打印稿的黑度有直接关系,可以等同对待。在一定范围内带电量越低黑度越小,而且带电量低到一个数值后就不能显影了。所以,硒鼓在打印过程中任何造成墨粉带电量降低的因素都会造成黑度衰减。下面我们就讨论什么因素能造成墨粉的带电衰减。
1现象:加入新粉并换上新磁辊后,打印至500张、300张就开始变淡,有的会迅速变淡。特点是此时换上新磁辊后黑度几乎没有变化。
51.现象:一个硒鼓在连续长时间打印黑度降低,放置一段时间再打印时黑度有所回升,这种现象如果排除了光导鼓的原因,就有可能是墨粉长时间摩擦时带电量衰减有关。
墨粉带电主要是由墨粉与磁辊的摩擦、墨粉与出粉刀的摩擦产生的。而最主要的还是由墨粉与磁辊的摩擦产生。所以任何影响墨粉带电的因素都有可能引起黑度的变化。因此,墨粉的带电性能、磁辊的带电性能、磁辊的耐磨性、出粉刀的弹性和压力都是造成黑度衰减的因素。我们来详细讨论。
1现象:硒鼓打印一个周期或1000张之后,黑度变淡,其现象和磁辊被磨损相似。即使换上OEM墨粉的初期黑度也是很淡,但随着打印量增多,黑度慢慢恢复。
惠普打印机硒鼓多少钱
可以看出,墨粉的流动性和形状、磁辊的表面性能影响摩擦系数U;壳体上支撑出粉刀的位置及角度以及出粉刀胶条的厚度、硬度及弹性都影响正压力N。相对来说,U的变化范围比较小,N的变化范围非常巨大。所以出粉刀对磁辊的压力较小,对磁辊的摩擦也就较小,能很好的保持黑度。
根据墨粉在显影结束时刻的受力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磁性单组份时显影感光鼓带粉量与墨粉平均带电量的关系(注:显影过程中墨粉的受力是极其复杂的。因为是跳动显影,在推导过程中我们忽略了重力、墨粉与磁辊之间的静电力、墨粉离开磁辊后在磁辊上留下的电荷对显影电场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不影响结论。)
3解决方案:墨粉的带电分布过宽当然是由选用的材料及配比决定的,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混炼和粉碎不好造成的。混炼不好,各成分分散不均匀,粉碎的粒度分布宽,造成颗粒间带电性能相差很远,带电分布过宽。所以,要解决这问题,要从材料、配比、混炼条件和粒度分布方面考虑。
本文通过对惠普CB435/436硒鼓的黑度衰减机理分析,全面分析了墨粉、磁辊、出粉刀对黑度衰减的影响,为墨粉、出粉刀、磁辊等硒鼓配件研制及硒鼓配方的选择提供一些思路。
通过对黑度衰减的大量试验,我们发现墨粉、磁辊、出粉刀与黑度衰减都有很大的关系。其中出乎意料的是出粉刀的厚度对黑度衰减起到了最大的作用,在出粉刀的胶条厚度大于1mm时,任何配置下打印黑度都会迅速衰减。出粉刀胶条厚度在0.8mm左右时,不但黑度保持性好,而且打印出的样稿也漂亮,黑板均匀性也好。因此我们建议使用0.88mm左右的出粉刀。
HP LaserJet P1007
2磁辊的膜层被磨损失去功能是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影响因素有磁辊的耐磨性、墨粉形状、出粉刀的厚度以及硬度和弹力。
1现像:一般打印到800张左右开始黑度逐渐变淡,相邻100张之间的变化不很明显,但几百张过后黑度明显变淡。最后粉盒里还有不少粉但几乎打不出字来了。如果此时换入新墨粉,黑度几乎可以恢复,而换新磁辊黑度不能恢复。这种现象可以确定是墨粉的带电分布过宽。
2分析:既然黑度能够慢慢恢复,说明磁辊没有被实质性地损坏,只能考虑它是被污染的。其污染过程可能是这样的:随着墨粉颗粒和磁辊的长期摩擦,磁辊表面的凹陷处和凸出部位可能被墨粉的某些成分粘附而失效。OEM粉的成分很稳定不产生新的附着,而且把磁辊上的附着物慢慢带走,从而黑度慢慢恢复。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