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是几级保护动物
野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鸡因雄雉颈部有较宽的白色羽毛环绕,故学名“环颈雉”,又名山鸡(商名)、雉鸡,野生野鸡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猎杀和非法经营。
温馨提示:野鸡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它们不属于餐桌。
繁殖期间雄鸟常发出“咯-咯咯咯”的鸣叫,在清晨最为频繁,叫声清脆响亮,500米外即可能听见,*期间雄鸟各占据一定领域,并不时在自己领域内鸣叫,若有别的雄雉侵入,则会发生激烈的殴斗。
雄雉羽毛色彩鲜艳,重1-1.5千克,尾羽40-50厘米,羽毛色彩鲜艳,有黑褐相间的横纹,颈部紫绿色,两颊绯红;雌雉的羽毛夹杂着黑栗及沙褐色,重1千克左右,尾羽较短,一般不超过30厘米,无白环和绿颈。
二级保护动物量刑标准
产卵期在中国东北最早为4月末,而在贵阳4月末即见有雏鸟,一般1年繁殖1窝,南方可到2窝南方窝卵数较少,多为4-8枚,1年繁殖1窝的一般产卵6-22枚,卵橄榄*、黄褐色、土*、灰白色、青灰色等不同类型,卵的大小在南北不同地方亦有较大变化。
一雄多雌制,*时雄鸟环在雌鸟旁,会边走边叫,当接近雌鸟头侧时,靠近雌鸟一侧的翅下垂,另一侧向上伸,头部冠羽竖起,尾羽竖直,典型的侧面型炫耀。野鸡的巢常筑于芦苇丛、草丛、灌丛中,或在隐蔽的树根旁或麦地里营巢,巢呈盘状或碗状,较为简陋,多系亲鸟在地面刨弄一浅坑,内再垫以树叶、枯草和羽毛即成。
野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鸡因雄雉颈部有较宽的白色羽毛环绕,故学名“环颈雉”,又名山鸡(商名)、雉鸡,野鸡的巢常筑于芦苇丛、草丛、灌丛中,或在隐蔽的树根旁或麦地里营巢。野鸡受国家法律保护,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严禁猎杀和非法经营。
野鸡抗病力强,耐高温,抗寒冷,在炎热的夏季能耐32°C左右的高温,冬季能耐-35°C严寒,不怕雨淋,能在雪地上行走,雉鸡以植物性谷类饲料为主,日平均采食50-60g,天刚亮和下午5-6点两次为采食高峰。
山鸡图片
保护动物: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是一些数量较少或已濒临灭绝的动物,共分为三个级别。没有特级保护动物,只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动物保*》第九条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划分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两种,并对其保护措施作出相关规定。我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二级。野鸡,是动物学上雉鸡类动物的俗称(通名),据说汉代吕太后名雉,为了避讳,汉高祖下令将雉鸡改为野鸡称呼。雉,也称“雉鸡”,通称“野鸡”。因雄雉颈部有较宽的白色羽毛环绕,故学名“环颈雉”,又名山鸡(商名)、雉鸡。节日送野鸡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传统,有表达吉祥如意和美好前程之意。同时还可制成漂亮又好卖的标本。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