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怎么死的
在野史中,周瑜是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得了荆州,周瑜让鲁肃讨要,而诸葛亮施计,鲁肃空跑一趟,一气周瑜。周瑜设计让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骗取刘备入江东,作为人质,此计又被诸葛亮识破,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二气周瑜。周瑜为讨取荆州,使用假途伐虢之计,又被诸葛亮识破,兵败,气的周瑜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坠于马下。
话又说回来,孙权从兄长孙策手中接过“接力棒”的时候,仅有17岁,到他与刘备会面的时候,也仅有25岁,在勾心斗角上,岂是“久经沙场”47岁老狐狸刘备的对手。因此,二人第一次交手,孙权、周瑜尽皆被刘备所算计。最终,刘备在周瑜的坚决反对下,通过与孙权的协商,借来了半个南郡(原占半个南郡,而荆州的核心就是南郡),再加上之前以荆州刘琦名义攻取的荆南四郡,从而拥有了一块发展壮大的根据地。
周瑜和鲁肃是好友不假,但是周瑜将鲁肃当好友,是否鲁肃是否将周瑜当好友呢?同时,鲁肃也并不像《三国演义》上所表面的忠厚长者形象,而是一个有大智慧、大谋略之人。
如此以来,周瑜伐蜀大军岂不成为一支孤军,伐蜀大计又怎么可能成功。但是,周瑜伐蜀之举却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为孙权已经批准他了。因此之下,对于雅量高致又高傲多才的周瑜来说,会有什么结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进而引发旧疾“金疮迸裂”,内伤、外伤一起猛然发作,自此暴病而亡。所以,自从周瑜死后,再也没有人提及过,明显的大家都在避讳此事。
那么,鲁肃又是怎么算计周瑜的呢?其实,也可以说不是算计,只是维护各自政治主张的举动吧,结果却将周瑜坑的不轻。
周瑜受伤
《三国志·吕布传》缚急,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坐客,我为执虏,不能一言以相宽乎?”太祖有疑色。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
榻上策的大意就是:目前最好的策略就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形势。此时,曹操正陷入北方战乱,是剿灭黄祖的,进伐刘表的最佳时机。从而可以占有长江以南的全部地方,然后称帝建号,再行夺取天下,这如同当初汉高祖建立大业一样。
但是,周瑜的政治理念是什么呢?却是“二分天下”,以长江为界,据江东,占荆州,取蜀州(汉中),与曹操隔江而治,司机夺取天下。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诸葛亮、刘备、曹操等人能看到刘璋的暗弱无能,周瑜同样也看到了,而且还挑选在汉中张鲁与蜀中刘璋大战、曹操与凉州的韩遂及马超势力进行大战的有利时机,又是携“赤壁大胜之威”的优势,确实有一统南方二分天下的雄心及可能。
周瑜忠心为江东开疆拓土,孙权为何还要算计他呢?难道孙权看不明白吗?当然不是,主要是周瑜有三方面触碰到了孙权的逆鳞。
《江表传》记载:刘备之自京还也,权乘飞云大船,与张昭、秦松、鲁肃等十余人共追送之,大宴会叙别。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张飞的一生
如此以来,周瑜二分天下攻取的思想便与孙权固守江东的理念相冲突,也成为了被打压的对象。因此,孙权多次避开周瑜,安排鲁肃与刘备进行谈判,目的不想与刘备结怨,反给曹操带来报赤壁之败的机会。
当时,并不是说鲁肃的“榻上策”有多么的惊人,而是孙权有了一个自己执政理念的代言人。那就是“以巩固江东基本为主,以攻城攻城略地为辅。”正如孙策临死时对孙权的评价:“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对此,孙权又怎么可能会忍,自然会想办法将军权控制在自己手中。所以,孙权、鲁肃(桥梁)、刘备三者共同上演了一出算计周瑜的大戏。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