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闰十月,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他的部下汉州(今四川广汉)刺史崔旰攻打西川节度使郭英义,郭逃到简州(今四川简阳),被普州(今四川安岳)刺史韩澄杀掉,蜀中再次大乱。诗人杜甫在这年冬天写了一组三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即咏的此事:
安史之乱时,诗人杜甫带着家属辗转到了同谷(今甘肃成县)。由于生活太困难,只住了一个多月,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领着全家由同谷出发入蜀到成都去。旅途上经过兴州(今陕西略阳县)、利州绵谷县(今四川广元县)、剑州(今四川剑阁县)等地,亲眼见到了蜀地山川的险峻和道路的艰难,诗人写下了十二首纪行诗,其中几首即描述了蜀地一些险要的地势,以及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看法和感慨:
据前人研究,认为杜诗多半四句一转意,可这一段开始只有“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两句。而在旧手抄本上,发现前面还有两句,即:“川岳储精英,天府兴宝藏。”这样正好也是四句。不过在目前大多数的杜诗选本及全唐诗中,都不采用这两句后发现的诗。
这首诗的意思是:蜀地经过永泰元年的战乱之后(诗中用剑门代表蜀地),一切景象都使人悲伤。连禽鸟和老鼠都被折腾得没有了巢穴,小孩们嘴里说的也尽是生离死别。大好山河与昔日无异,可现在是荆棘遍地满目荒凉。这蜀地的战乱何时才能完全平定啊?你看,家家都有绘着图画的战旗呀!
蜀道难是指四川什么山
据现代人詹瑛的研究,认为《蜀道难》诗写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的作品,这个说法比较可信。与此同时,送王炎入蜀的送别诗还有下面这首五律:
此诗的意思是:前年在渝州(今四川*)杀了刺史,今年在开州(今四川开县)又杀了刺史,一群群强盗互相跟着比虎狼还要凶暴,吃了男人连妻子儿女也不放过。诗人戎昱,在永泰元年的战乱之后不久,经过剑门入蜀,见到这奇险的山势,感怀不已,于是写了下面这首五律:
在这首诗中,杜甫的思想是有些矛盾的,一方面,他反对*统治者对地方上的过分搜刮,因此他写出了“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的诗句。另一方面,他也反对地方军阀拥兵割据,希望全国统一,地方上遵从*的号令。因此他才叹息现在是:“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使蜀地动乱不已。
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刚写出,在当时就获得了人们的赞赏。相传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被皇帝召至长安后,住在旅店中。官任秘书监的贺知章听说诗人李白来了,马上去拜访他,要求看看他的作品。李白请他读《蜀道难》诗,贺还没读完,就赞美不已,称李白为“谪仙人”。当时请李白喝酒忘了带钱,于是将官员所佩戴带表示官阶的金龟解下来,押在酒馆里赊酒
蜀道难暗示了什么之意
由利州南行可到剑州(今四川剑阁县),剑州之北有大剑山和小剑山,其间夹栈道十五公里,是古代入蜀的必经之地,形势险要。大剑山又名剑门山,杜甫在行经此地时,写了一首
此段的“地崩山摧壮士死”句,指一个神话故事。据《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王知道蜀王好色,于是许嫁五个姑娘给蜀王,蜀王派五名壮士前去迎接。在回到梓潼(今四川梓潼)时,见一条大蛇钻进山洞中,一名壮士拉住蛇尾用力向外拽,拉不出来,于是五个人合力,大叫着拉蛇,突然山崩,压死了五个姑娘和五名壮士,同时山分成五岭,蜀地与秦地相通了。
此诗主要也是写蜀道崎岖难行。诗的意思是:听说到古代蜀王蚕丛的国家去的道路,非常崎岖难走。高峻的山岭几乎紧贴着旅客的脸,云雾就在马头的旁边产生。茂密的树木笼罩着由秦入蜀的栈道,流着春水的江河绕着蜀地的城镇。您的官位升降已由命运决定,用不着向占卜的人严君平询问了。
这首诗的前八句,描述剑门形势的险要。诗的意思是:唯有老天才能设置这种险要,剑门真是天下最雄壮的地方。连绵的山岭环抱着西南,陡峭的山峰都指向北方。两旁的山崖像高墙,构成防卫的城郭形势。只要一位勇士拼死防守这剑门关,百万大兵也别想靠近。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