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大宗商品涨价
糖的价格今年上涨了13%,目前较9月创下的12年高点有所回落。而罗布斯塔咖啡本月中旬达到了15年来的最高价格。
今年以来,橙子、可可、咖啡和糖的期货合约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原因是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的极端天气和供应问题。
橙汁期货价格今年飙升了80%,随着飓风和疾病导致美国佛州的橙子产量降至近80年来最低点,橙汁期货于11月底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美国是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橙汁出口国。而巴西的橙子也因柑橘黄龙病,产量大幅下降。
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强降雨和干旱天气增加,通常干旱少雨的地区可能发生洪涝,而某些多雨的地区可能出现干旱。厄尔尼诺的影响往往在12月达到顶峰,但影响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扩散到全球。
作为巧克力的重要原料,可可价格今年上涨了64%,创下46年来最高水平。可可主产区西非遭遇暴雨,再加上真菌病的打击,当地可可产量严重下滑。
导致大宗商品涨价的原因
荷兰合作银行在其2024年年度展望中表示,今年,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部分地区的干旱灾情,支撑了糖、咖啡和可可等软性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分析师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咖啡和糖等软性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消费者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为相关产品支付更高的账单。
中国国内经济复苏面临不确定性,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成为新常态。红海事件导致部分船运公司恢复航行,引发了能源和集运领域商品价格的波动。国内市场表现出两极分化:实际经济脆弱与政策支持下的强劲预期共存。分析师预测,由于宏观积极因素未增强,市场短期内将继续震荡。地缘政治、海外经济下滑和美联储降息预期将是未来市场波动的关键。在国内,房地产和出口的疲软将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基础设施投资博弈,共同决定中期市场走势。
云财经讯,过去几周,咖啡、糖和可可等软性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这些商品的价格在*期间经历剧烈波动后趋于稳定。纽约洲际交易所12月交割的咖啡期货本季度迄今为止上涨了近15%,7月中旬开始大幅上涨,8月初达到四个月高点,咖啡价格在3月底飙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白糖需求大于产量,长期需靠进口弥补缺口,缺口大概维持在三分之一。公司方面,“奶茶第一股”
进入2023年四季度,市场似乎正在从三季度的乐观情绪中逐步回退,全年经济走势偏弱的事实逐渐浇灭了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带来的热情。巴以冲突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波动,但并未影响基本面因素和宏观环境风险。
原油上涨对大宗商品的影响
部分机构甚至预计经济活动的下降将在某个时候造成投资者的担心甚至恐慌。与此同时,全球货物贸易的总量下滑将对能源和基础金属造成压力,而部分原材料出产国的供给产能扩张也将持续打压市场价格。这一系列宏观预期为2024年大宗商品走势蒙上了阴影。
在金属市场方面,贵金属因为其避险特质而有所走强,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价格上涨了9.24%。基础金属中的铜和铝分别因产能受限和美对俄贸易*而走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和铝价分别上涨7.3%和1.4%。其他基础金属则因为经济前景诱发的需求不振预期而走弱,LME铅、镍、锌价格分别下挫8.3%、21.4%和2.1%。
在2023年二季度,虽然各方对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升温,但是“更长时段、更高水平”的利率环境可能诱发经济衰退的担忧也开始在市场上蔓延并加剧。美欧银行业危机持续发酵,也同步造成市场的悲观甚至恐慌情绪的上升。这导致标普高盛商品指数在二季度下跌接近6%。至二季度末,大多数大宗商品的年度回报率已经转负。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