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发掘北魏帝陵
高平陵事变已经成为了历史,可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件,一直被人们说诉说着。说到高平陵事变就要说到晋王朝,说到晋王朝就不能不提第一家族司马氏,提到司马氏首先想到的是
的普及,司马懿作为“敌方”谋主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装病避乱和中了空城计等有趣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司马懿及其家族命运的转折点——
2012年,洛阳考古研究院经过7个月的勘探,在邙山南部缓坡地段,发现一座大墓。墓葬呈“甲”字形,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墓葬的级别之高、规模之大,与附近的北魏宣武帝陵不相上下。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第一个王朝,从386年道武帝建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对于这个曾经统治北方148年的北魏,我们除了花木兰之外,剩下的印象,可能就是一个乱字——皇位在北魏是一个高危职位,20位皇帝*有12位被害,寿命最长者是太武帝拓跋焘,44岁;最短命者是幼主元钊,年仅3岁。北魏的帝陵分布于两处,一处是内蒙古,另一处为邙山。据记载,北魏迁都后,葬于洛阳的皇帝共有6位。
未发掘十大皇陵
在发掘过程中,专家经反复查证和比较,证实墓葬的主人为——北魏第十三位皇帝元恭。元恭一生颇有传奇色彩,生前装哑8年,在位仅两年即被废,后被毒死。他死后,其墓内就像是一个千年前的案发现场,尸首、棺椁、随葬品皆已不见。
孝明帝(诩),宣武二子。延昌四年正月嗣位,在位十四年。改元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戎申(公元528年),被其母毒死于显阳殿,年十九。三月乙酉葬于定陵,在西山岭头村南。
废帝齐王芳,字兰卿,明帝养子。景初三年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后被废。遣蕃于齐,年二十三。使者持节送卫,于河内之重门。
孝文帝,在位二十九年。太和二十三年三月车驾南伐,庚子疾,甚北还。四月景午朔,殂于谷塘原行宫,年三十三岁,五月景申葬长陵。
洛阳邙山20万墓地是什么样的
《水经注》载:“河水迳平县北,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载也。上有夷齐庙,即邙山最高处。日出先照,故名。山之南魏文帝陵在焉。”文帝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丁已帝崩于嘉福殿,时年四十。六月戊寅首阳陵。该文帝陵,在偃师县西北十五里。即首阳山火车站,和史书相符。即西晋皇陵区以东,靠近邙山脚下。
恭陵,冢为方形,长163米,宽147米,高50米,墓地总面积315370平方米。布局规整,雄伟壮观。是我国唐代陵墓群中保存较好的一座,是今后研究唐代陵墓的实物资料。无比珍贵。
2006年为配合郑西高铁工程,在偃师庞村镇白草坡村北发掘帝陵,封土被破坏。钻探显示,原始封土平面为圆形,直径125米,南北长380米,东西宽330米。白草坡东汉帝陵陵园遗址发掘,首次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