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方法
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一样,它们都不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具体的调查对象,因此,选点都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它们调查对象的数量都较少,因此都比较省时、省力、方便易行。两者的差异在于:重点调查酌具体对象是重点,而重点不一定要有代表性或典型性,而要求在总体中具有重要地位或在总体的数量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而典型调查的对象则要求其代表性或典型性;另外,重点调查主要是数量认识,而典型调查主要是性质认识。
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调查设计的要求收集有关的资料。在调查阶段的初期,调查人员应尽快打开调查工作局面,注重材料搜集工作的质量;调查阶段的中期,应注意总结前阶段调查工作的经验与问题,提出新对策,确保后阶段的调查质量;调查阶段的后
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报告应着重说明调查结果或研究结论,并对研究过程、方法以及研究一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等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说明。
(1)、(2)两个步骤是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因此,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
撰写报告,既要有篇的观念,也要有段的观念。一份调查报告固然是一个整体,但篇中的段落也应具有一定的*性。且段的长度要适中,既不冗长,也不零散。段落过长,容易使人在阅读时严生沉闷感、疲劳感,而且往往是把几个意思混到一起了;段落过短,则容易给人一种跳跃的感觉,使报告缺少沉实感,而且往往是把一个意思拆开写了。
四种常用的调查方法
与典型涮查相比较,抽样调查一般是标准化、结构式的社会调查,它具有综合定性研究利定量研究的功能,因此,抽样调查已成为现代社会调查的主要方式。
(二)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一般要求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随机样本的代表性较少受到抽样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代表性是由随机抽样方法来保证的。因此抽样调查的信度和效度首先依赖于科学的抽样方法。
选择有能力完成的课题。人们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选题时,要扬长避短,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研究能力的高低,选择难易程度合适的课题。
确定主题。精心地确定和提炼主题,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关键。一篇调查报告的材料如何取舍,结构如何安排,语言如何表达,标题如何拟定,都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加以确定。
十五种调研方法
拟定提纲。提纲是调查报告的基本构架或骨架。有了提纲可使调查报告通篇一致,首尾贯通,重点突出,逻辑关系顺。
调查报告的前言(绪言)部分,要写清社会调查的背景,社会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方法、过程等方面内容。
调查报告的结论部分要真正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结论应是全文内容的归结。既不要草率收篇,不当止却止,也不要耐蛇添足,当止而不止。
选择有兴趣完成的课题:兴趣,作为构成个性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也是选题时所不可忽视的因素。因为兴趣可以促使人们去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成功;兴趣可以调动研究者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容易在大脑皮层形成相应的优势兴奋中心,从而为思维的飞跃、灵感的出现做好了准备。
叙述事实力求客观、准确,应避免使用主观或感*彩较浓的语句。力求叙述事实真实可靠,引用数据准确无误。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