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起源于什么
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桃符”,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
春联起源: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从唐代刘丘子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到宋代民间的桃符对联,再到明代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春联逐渐成为了中国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
传说在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中,描述了一个鬼怪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这副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煤矿安全监察局对联上联:瑞雪迎春,祈万家团圆,赤焰乌金添锦绣下联:玉兔报喜,鸣安全警钟,欢声笑语需绸缪横批:福泽长留
为您奉上:千亩鱼塘,金浪银波歌富贵;百家牧场,肥牲丰草献吉祥。水碧天蓝,一池星月;风和日丽,满网金银。
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记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
最早的春联是什么
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上联:一帆风顺时时喜下联:万事明达路路通横批:万里奔腾上联:四轮滚滚奔小康下联:喇叭声声唱幸福横批:出入平安上联:车行万里路下联:路路保平安横批:一路顺风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古代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五经一般指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诗》温柔宽厚,《书》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易》洁静精微,《礼》恭俭庄敬;《春秋》属词比事。*学指指肝、心、脾、肺、*五脏的经脉。
春节贴春联的汉族民俗起于宋代。在宋代开始有这一汉族民俗,在明代而后朱元璋对春联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