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吗
安溪铁观音的制造工艺,要经过:采青、晒青、凉青、做青(摇青一摊置)、炒青、揉捻、初培、复培、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等工序才制成成品。
安溪铁观音制作严谨,技艺精巧。一年分四季采制,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5月上旬)为春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5~50%;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7月上旬)为夏茶,产量占25~30%;立秋至处暑(8月上旬~8月下旬)为暑茶,产量占15~2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10月上旬)为秋茶,产量占10~15%。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气特高,俗称秋香,但汤味较薄。夏、暑茶品质较次。
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C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一层白霜。
鲜叶采摘标准必须在嫩梢形成驻芽后,顶叶刚开展呈小开面或中开面时,采下二、三叶。采时要做到“*”,即不折断叶片,不折叠叶张,木碰碎叶尖,不带单片,不带鱼叶和老梗。生长地带不同的茶树鲜叶要分开,特别是早青、午青、晚青要严格分开制造,以午青品质为最优。
正味型:分打青和正炒两种做法。打青做法是采青后第二天早上开始看青做茶。而正炒做法则是采青后的第二天中午12点前炒青。其成茶色泽乌绿润,香气幽雅,滋味醇厚,但带有微涩。此外,音韵明显,回甘度好,汤色金黄是正味铁观音最突出的特点。
乌龙茶与铁观音有啥区别
浓香型:属传统半发醇的安溪铁观音茶,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较重,叶子的成色看上去在绿色的茶叶后面还有轻黑和微黄的叶子,也就是成色不是最好,但是口感是最纯正的,金*的汤水是浓香型茶叶的代表。
酸香型:根据制作时间点的不一样,可细分为回青和拔青两种做法。回青做法一般是采青后第二天约下午5点炒青。拔青制法一般是采青后第二天夜里10点左右炒青。其成茶色泽墨绿,香气张扬,较纯正有音韵、带酸甜味、汤色或呈深金*。
韵香型:韵香型铁观音是介于清香与浓香之间,于2007年由安溪铁观音集团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有清香型之明媚润泽,又不失浓香型之醇厚悠远。在传统正味做法的基础上再经过120°C左右烘焙10小时左右,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
铁观音,福建安溪人发明于1725-1735年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抗癌症、抗*硬化、防治糖*病、*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
产地不同:乌龙茶主要产区:(1)*凤凰乡,一般以水仙品种结合地名而称为“凤凰水仙”;(2)闽北包括崇安(除武夷山外)、建瓯、建阳、水吉等地;(3)闽南主要厂区是福建安溪县;(4)*产于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宜兰等地县市,是*最早生产的茶的地区。
铁观音是凉性还是热性
乌龙茶是乌龙茶类的总称,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产于福建泉州安溪县,属于闽南乌龙茶类的一种。铁观音不仅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铁观音成品依据发酵程度和制作工艺,大致可分为清香型、浓香型和陈香型三大类。
乌龙茶有茶中“明珠“之称,冲泡时和冲泡后都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味道,浓郁的花香味是由乌龙茶茶树产生的。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醇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味道不同:乌龙茶品种众多,风格各异,每种乌龙茶的味道都不相同。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乌龙茶和铁观音的定义不同、香味不同、口感不同,铁观音是乌龙茶的一种,既是茶树品种名,也是茶名,香味比较淡雅,闻起来会有一种天然的兰花香,而乌龙茶的范围比较广,冲泡时和冲泡后都会展现出不同的味道。
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又称青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