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则不逊远则怨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什么意思,讲了什么道理意思是女子与小人,他们都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所以与之相处要有远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礼,坏了规矩;过于远离,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于儒学的传承。出自——春秋战国孔子《论语·第十七章
这样的解释虽颇有趣味,但它的对错也无从证实。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纠结于孔子到底有没有不尊重女性。孔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
他主张君子要把仁义当做自己的任务,要勇敢,但勇敢的前提必须是仁义,以及君子处事要恰到好处,要做到中庸。
孔子曾说“君子如果连仁德都抛弃了,那又怎样成就他的声名呢?”,而对自身有着严格要求的孔子,以他的思想境界,是不会贬低女性的。
都说成败只在旦夕之间,此言确实不虚。被誉为国学大师的于丹,却没有正确解读古文的含义,实在名不副实,让人心生反感。
近则不逊,远之则怨,畏威而不怀德
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个字可以同时具有多重含义,这需要我们联系语境和时代背景加以分析,否则就会弄混字的含义。
柏拉图曾说“不幸成为女人肯定是宙斯的惩罚。只有那些作恶多端或胆小怕事的男人们,死后才投胎转世为女人”。这些话无一不是对女性的抹黑,是极为不尊重的。
一开始,于丹用自己独特的讲解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观众也在她的讲解中对《论语》有了深刻理解,也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彼时的于丹,靠着《百家讲坛》影响力逐渐增加,还作为古典文化的传播者拒不办理不少讲座,甚至走出了国门。
“如果你的孩子和小人一起,孩子会学习他的行为,就难以修身养性,和这样的人亲近他会举止不逊,疏远他又会招致怨恨。”
在翻译文言文时,不能望文生义,而是要查阅资料弄懂每个字的含义,这样才能正确的翻译文言文的意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到底何意,相信大家心中已有了判断。
亲则生狎,近则不逊
在与苏格拉底等人的比较之下,孔子的形象逐渐变得高大起来。孔子向来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人之一,被誉为“天之木铎”,后世更称他为至圣。
而“君子”是从“小人”通过修身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界,才是“君子”。所有人天生就是小人,而君子由小人修身而来,这与我们平常理解的小人的含义相隔甚远。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学院更是遍布世界各地。仔细想来如此深明大义的孔子,又怎会是心胸狭隘之人。
文字在不同的时期总会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中华上下五千年,不少文字的读音都发生了改变,又何况文字的含义呢?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