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谁发明的
加、减号“+、-”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创的。他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合并的意思;在加号上去掉一竖表示减少、拿去的意思。
除号“÷”是17世纪瑞士数学家雷恩首先使用的。他用一道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分解的意思。后来菜布尼兹主张用“:”做除号,与当时流行的比号一致。现在有些国家的除号和比号都用“:”表示。
乘号“x”是17世纪英国数学家欧德菜最先使用的。因为乘法与加法有一定的联系,所以他把加号斜着写表示相乘。后来,德国数学家菜布尼兹认为“x”易与字母“X”混淆,主张用“.”,至今“×”与“.”并用。
就读。他各科成绩均优,唯不喜欢英文,原因是“讨厌呆板地记忆生词和不可理喻的文法”。1929年初中毕业时,考入不用英文的吴淞同济附中。这是四年制高中,第一年专习德文。1932年的“
曾发展一套抽象的分析结构,在当时崇尚函数论等“硬分析”的法国独树一帜。樊到巴黎之后,请曾来中国访问的J.
加减乘除的历史由来
(南开大学)两教授建议他跟随M.R.弗雷歇(Prechet)学习,指出“弗雷歇的分析和代数差不多”。对这一指点,樊终生感激。确实,作为
的研究人员,并且在庞加莱数学研究所从事数学研究。战时的生活紧张而清苦,但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成果。到1945年大战结束时,樊已发表论文20余篇。他和弗雷歇合著的《组合拓扑学引论》(Introdutionalatopologiecombinatoire)一书也于1946年刊行,以后又发行了英文版和西班牙文版。
1935年,该书初版作为《大学丛书》之一发行。1960年在*印行了第七版。在大学生时期,樊还译过E.兰道(Landau)的《理想数论初步》(EinfurungindieelentareTheoricderalgebraischenZahlenundderIdeale),并与孙树本合著《数论》,先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祖冲之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爷爷给他讲“斗转星移”,父亲领他读经书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奋,使他对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特别是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青年时代就有了博学的名声。
祖冲之曾在著作中自述说,从很小的时候起便“专功数术,搜烁古今”。他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都搜罗来进行考察。同时,主张决不“虚推古人”,决不把自己束缚在古人陈腐的错误结论之中,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每每“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
加减乘除提出者
任职。当时的总明观是全国最高的科研学术机构,相当于古代的中国科学院。总明观内分设文、史、儒、道、阴阳5门学科,实行分科教授制度,请来各地有名望的学者任教,祖冲之就是其一。在这里,祖冲之接触了大量国家藏书,包括天文、历法、术算方面的书籍,具备了借鉴与拓展的先决条件。
(今江苏镇江)刺史府里的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吏、公府参军。祖冲之在这一段期间,虽然生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请求公布实行,宋孝武帝命令懂得历法的官员对这部历法的优劣进行讨论,最终,宋孝武帝决定在大明九年(465年)改行新历。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