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莆田系的信息
整个华厦眼科的业绩,全靠三甲*厦门眼科中心支撑。可以说,没有当年改制的厦门眼科中心,就没有现在的华厦眼科。直到现在,公司业绩对厦门眼科中心的依赖,有所减弱但从未消失。
再加上上市之前华厦眼科较为严重的医疗*、医疗事故、行政处罚甚至是骗保行为,成为公司IPO受阻中仅次于改制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莆田人苏庆灿,毕业后在外贸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从事建筑模板以及鞋子衣服的外贸生意。直到2003年,身为莆田人的医疗基因觉醒。
当日,华厦眼科股价大跌11.84%,报收34.25元/股,创下2022年11月7日上市以来的新低,一天内40亿元市值灰飞烟灭。不过,公司最新市值仍高达287.70亿元,苏庆灿持有55.98%股权,身家超过160亿元。
这份业绩,放在A股眼科板块,并不算亮眼。规模及盈利能力远不及爱尔眼科,眼科老大规模超过160亿元、净利率接近20%,而华厦眼科净利率为17.95%;增长性不如普瑞眼科(301239.SZ),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收入、利润分别为21.66亿元、3.1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19%和237.48%。
莆田工厂
厦门眼科中心成立于1997年,多年由“福建眼科第一刀”之称的洪荣照领衔,是当地公认的效益最好的公立*之一。
2023年前三季度,受眼科市场需求回归影响,华厦眼科业绩回升。公司收入31.03亿元,同比增长22.98%,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同比增长40.17%。
苏庆灿实现对厦门眼科中心的控制后,该机构的经营性质在“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之间切换数次,被质疑为方便定向拿地。可见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
上市前后,华厦眼科资本运作频繁,卖出部分业绩表现不佳的*;并于2021年及2022年,新设、增资及收购数家业绩表现较好的眼科*,优化了整体业绩表现。
改制次年,厦门眼科中心成为厦门市首家三甲*。2006年,厦门眼科中心和厦门大学合作,该中心也成了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
莆田官网
通过对公立眼科*或公立*的眼科部门进行改制而进入市场,以此为基础推动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以连锁模式开启全国化扩张。
改制过程疑点重重,《南方周末》等媒体刊发《厦门眼科中心:一家莆田系*的成长史》、《被贱卖的三甲*:厦门眼科中心改制内幕》等数篇重磅报道,质疑出售的必要性、流程的合规性、价格的公允性等方方面面。
在爱尔眼科(300015.SZ)以“眼科茅”的身份在A股市场叱咤风云十年后,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于2020年集体向A股IPO发起冲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