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迪瓦首都
当情势缓和恢复正常之后,西蒙·莫里斯认为彭兹不够安全,决定把法国军事站转移到亚穆苏克罗,法国行政当局也在当地建立纪念库亚西恩戈的建筑物,并且为了表示对雅穆苏的敬意,将恩戈克雷更名为亚穆苏克罗(Yamousoukro)。菲利克斯伍弗耶布尼(FélixHouphou?t-Boigny)于1939年成为该村领导人,亚穆苏克罗仍然只是一个农业小镇,直到科特迪瓦*后才开始较大的发展。
库亚西恩戈(KouassiN'Go)的侄甥辈女性雅穆苏(Yamousso)酋长在法国殖民时代管理当时称为恩戈克(N'Gokro)的亚穆苏克罗。当时这个村子有475位居民,是亚库耶(Akoué)地区的129个村庄之一。虽然对外的外交和贸易关系都已经建立,1909年,在尚拉柏(Djamlabo)的酋长的命令之下,亚库耶发生了反抗法国统治的事件。位在布亚
以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和平圣母大教堂”和富丽堂皇的博瓦尼基金会为代表的宏伟建筑显示了政治首都的非凡气度。中国援建的“议员之家”是亚穆苏克罗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中科友谊的象征。
亚市街道宽阔,市容整洁。已建成的重要大型建筑有:总统官邸、“总统旅馆”、博瓦尼基金大厦、*部、公共工程学院和
(Bouaflé)公路上,距离亚穆苏克罗七公里的彭兹(Bonzi)被焚毁,当地的法国官员西蒙·莫里斯(SimonMaurice)因为库亚西恩戈出面协调而逃过一劫。这位备受尊敬的前领袖库亚西恩戈说服了亚库耶人放弃了这条只会带来灾难的战争之路。
科特迪瓦富裕吗
*于1983年3月决定把亚穆苏克罗作为科特迪瓦首都。20世纪初,这里还只是一座小村庄,现已成为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民主**部大楼、邮电通信大楼、国际*、
补充:科特迪瓦原首都和最大港市。在几内亚湾埃布里耶潟湖沿岸。市区南北延伸25公里,东西宽15公里,包括湘湖南、北岸与湖中小巴萨姆岛,其间有铁路和桥梁相连。人口429万(2019年)。十九世纪末形成居民点,1950年后发展迅速。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全国工业大部集中于此。有炼油、食品、*、木材加工、机械装修等部门。港口有长约3.2公里的
可容大型客机起降,是重要的航空港。阿比让是西非第一大港,吞吐能力超过900万吨。港区水域近1000公顷,水深10-15米,有深水码头24座,包括两座
开凿了长3.2千米、宽369米、深15米的弗里迪水道,沟通了埃布里耶潟湖与几内亚湾,使远洋海轮直接进入潟湖。从此城市迅速发展,成为西非法语区政治、
和其他专用码头;岸线总长4000多米,可同时接纳50条船入港装卸;沟通埃布里耶潟湖与大西洋的福里迪水道,长2700米,宽370米,水深13.5-15米,大型海轮畅通无阻。全国文化教育中心,设有阿比让大学(1958年建)、农业等高等院校;有国立研究院和医学、橡胶、
科特迪瓦2023的签证要求
的进出口门户。全国90%的货物在这里进出。公路四通八达。铁路由此纵贯南北并通往布基纳法索,成为内陆邻国出海的主要航道。有国际机场,辟有6条
沟通潟湖与几内亚湾,可容海轮进出。港口年吞吐量1,000万吨,输出可可、咖啡、木材、香蕉、棉花、橡胶、锰矿石等。
这是12月12日在科特迪瓦大巴萨姆拍摄的大巴萨姆国家服装博物馆。该建筑在1893年至1902年期间曾经是法国殖民当局的总督府。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