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是什么意思
nàdámù[NadamFair]蒙古族传统民族群众*,原在祭敖包时进行,有摔跤、射箭或舞蹈等传统项目
广场内外,人潮汹涌,蒙歌悠扬,身着传统蒙古服饰的青年男女手持马头琴,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豪放的歌声和激昂的琴声交织。行云流水,刚劲利落的舞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表演摔跤的汉子精巧灵动,威猛如下山猛虎,矫健如搏兔之鹰。
“南陲开边苦,滇域埋忠骨,驰骋七百载,北眷草原土。”云南距离草原千万里,尽管离开草原已经七百余年,但时光并未磨灭他们血液中的民族记忆,云南通海县兴蒙的蒙古族同胞,至今仍深情地怀念着自己的祖先。
沧海桑田,兴蒙乡蒙古族*经历了牧民、渔民、农民的历史变迁,尽管他们身处多民族文化的环境中,却依然坚守着蒙古文化的基因,将其深深烙印在血液中。以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在悠扬的马头琴里,怀念着北方的草原,谱写着蒙古文化与边疆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交响乐章。
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指什么
12月15日,由*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委员会、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主办、通海蒙古民族文化研究传承保护中心承办第十五届中国·通海·兴蒙那达慕大会在兴蒙乡举行。届时将有迎宾仪式、文艺演出、篝火狂欢、民族团结歌曲大赛、传统体育竞技比赛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每年的“那达慕”大会,总有许多人穿山越岭而来,在杞麓湖畔观赏这别具一格的南方蒙古族盛大节日。凤凰山脚下,迎来了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光,欢声笑语充满了这片青山秀岭。
那达慕大会上,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精彩的比赛,更有独具特色的美食冲击味蕾,承载着草原民族的*与文化,在尽情品味自然的浓醇滋味中。一代又一代兴蒙蒙古族儿女的传承和发展,让那达慕成为点缀在杞麓湖畔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
1253年,忽必烈率10万大军平定云南。1381年,元朝在云南的统治结束。无力返回大草原的元军隐姓埋名,散居于云南各地,融入其他民族。只有镇守曲陀关的部分蒙古族官兵躲过明军追杀,不改姓,不换装,逐步散居到杞麓湖西岸凤山之下,成为云南唯一保持蒙古族特色的群体,繁衍生息至今。
那达慕的文化内涵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元室韦”“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那达慕,又称“那雅尔”,意思是“娱乐”“游玩”,是蒙古族*盛大的传统节日。为期三天的那达慕节是蒙古族的丰收节,比过年还热闹。北方的蒙古族在这一天会骑马、射箭、摔跤,而兴蒙乡的蒙古族活动内容已随当地习俗改为耍龙灯、虾灯、金凤凰、跳蚌壳、划旱船等文艺体育表演。2006年,那达慕大会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那达慕”蒙语为“游艺娱乐”之意。那达慕大会为*杜尔伯特蒙古族的传统体育盛会,也是所有蒙古人盛大的传统节日。
年杜尔伯特开始举办全县“那达慕”大会,除传统赛马、摔跤和射箭外,还增添了投布鲁、踢乌兰红、下沙塔拉、执鹿棋和踢布木格等。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