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防治难
小菜蛾在北方于5~6月份及8月份呈2个发生高峰,以春季为害重,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以3~6月份和8~11月份为2次高峰期。秋季重于春季。
小菜蛾的幼虫活泼、动作敏捷,受惊时向后剧烈扭动、倒退或吐丝下落。1龄幼虫潜叶钻食叶肉,2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上表皮,成为透明的斑块。在留种田除取食嫩叶外还啃食嫩茎、钻食幼荚、食空种荚。进入4龄期为老熟幼虫,老熟幼虫在叶脉附近结薄茧化蛹,蛹期为9天。
小菜蛾以初龄幼虫仅能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叶片上形成透明的斑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幼虫常集中为害心叶,影响包心。在留种菜上,为害嫩茎、幼种荚和籽粒,影响结实。
小菜蛾又叫菜蛾、方块蛾、小青虫、两头尖,主要危害青花菜、甘蓝、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偶尔也可为害马铃薯、葱、姜、番茄等。
小菜蛾的*适宜温度为20~30°C。高温干燥的条件有利于小菜蛾发生。十字花科蔬菜种植面积大、复种指数高的地区小菜蛾发生严重。
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用什么农药
小菜蛾的成虫昼伏夜出,白天仅在受惊扰时,在株间作短距离飞行。成虫产卵期可达10天,平均每雌产卵100~200粒,卵散产或数粒在一起,多产于叶背脉间凹陷处。成虫有趋光性,夜出活动,活动高峰为19~23时,在植株间短距离飞翔产卵。
可释放菜蛾绒茧蜂,姬蜂。每亩放性引诱剂诱芯7个,把塑料膜4个角绑在支架上盛水,诱芯用铁丝固定在支架上弯向水面,距水面1~2厘米,塑料膜距蔬菜10~20厘米,诱芯每30天换1个。
小菜蛾在华北地区每年发生4~6代,合肥每年发生10~11代,*20代。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无越冬、越夏现象。长江以北地区,成虫在十字花科蔬菜、留种蔬菜及田边杂草中越冬,幼虫多数在菜心里越冬,蛹多数在菜株中部或叶片背面越冬。
砍瓜的伤口会分泌一种名为“瓜汗”的液体,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让砍瓜的伤口愈合,使砍瓜的伤口不会*或腐烂。我们一般不必做其他的防护措施,砍瓜便可继续生长了。
浙江丽水市岩樟乡柳山头村有南方红豆杉、枫树、玉兰树、大柳杉等古树500多株,素有“华东古树第一村”的美誉。到了枫叶泛红的季节,青山之间红枫点缀,民居村舍掩映其间,俨然一幅美丽的新时代乡村画卷。
小菜蛾图片
牛奶草莓并不是牛奶灌溉出来的。如果是用牛奶浇灌的,也要经过发酵,作用和有机肥差不多,这样反而成本更高,也就得不偿失了
冬春果树发生日灼是因为夜间气温常在冰点以下,枝干等组织出现冻结现象。白天阳光直射树木的基干阳面,导致已经冻结的枝干形成层迅速融化并失水,这种“冻融”交替现象容易使组织坏死,变为褐色,进而导致枝*亡。
刻芽也称之为目伤,是在一年生或多年生枝条的芽体上方,用刻刀或者钢锯横割切断枝条的皮层以及少量木质部。进而达到促进芽体萌发的一种方法。
李树作为温带果树中对气温适应性较强的树种,既可在高温高湿的南方生长*,也可在东北零下30°C-40°C的环境下生长。
老姜一般是在10月下旬到11月进行收获。此时的姜产量高,便于储藏。但是,必须在霜冻前进行收获,否则会出现腐烂变质。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