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木为柴山山出
于是,越想越怕的张秀才急忙找路下山,忽然,看到不远处一个老樵夫晃悠悠的担着柴火走了过来,张秀才大喜过望,简直天无绝人之路,急忙走了过去,双手做辑道:“敢问老人家,这下山的路怎么走?”
古代文人仕子热衷于对子交流,逢景做对,遇事出对,总能别有一番风趣,甚有意思。上千年的对联文化,受到读书人的追捧,也受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的喜爱,像宋朝时候的苏东坡,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却独爱对对子,他与佛印和尚每次见面时,总能发生些对子趣事,让人看后,不禁感到妙趣无穷。
康熙年间,安徽安庆府一个秀才叫张宾,平时喜欢外出游玩,借景生对,找素材。有一天,像往常一样上山赏景的他,在回来的路上,不小心迷了路,眼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心中不免有些后怕,毕竟山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找不到路的话,晚上就要忍饥挨饿了,而且说不定这山上还有什么财狼虎豹之类的猛兽。
此联流传颇广。一说是清朝才子王尔烈与一樵夫的对话;或云乾隆皇帝下江南,御舟过处,见两岸群山绵延,树木葱翠,便想出一个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随行的纪晓岚才思敏捷,径以水乡人家暮色中的炊烟对之。文达公对的下联就是:“因火生烟夕夕多”。
一天,张秀才一人来到山上游玩,寄情于景,玩得十分开心。玩了几个时辰,天色就暗下来了,张秀才觉得是时候回家。但是由于玩得太投入,张秀才竟迷了路,不知如何下山。张秀才一下就慌了,要是晚上回不了家,饿肚子是小事,就怕山上有豺狼虎豹,十分危险。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成烟夕夕多
不过高手出民间,古代民间高手也不少。比如清朝康熙年间,一名叫张宾的秀才。张秀才才华横溢,年纪轻轻便考上了秀才,是当地有名的大才子。张秀才平日里最喜欢对对子,在同窗之中,数他对对子最厉害,张秀才更是号称没有他对不出的上联。
除了对联之外,张秀才还喜欢游山玩水,一来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放松心情,二来也希望在山上找点创作灵感。
对联俗称对对子,也叫楹联,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主孟昶。之后,经历了宋朝和元朝的发展,在明朝和清朝得到兴盛。中国历史上也出了很多对联高手,有北宋文豪苏轼,明朝才子解缙,清朝才子纪晓岚。
中国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文化,很多优秀的文化得以流传至今,成为我们的瑰宝。比如书法文化,戏曲文化,诗歌文化,对联文化,我们今天就来讲一讲对联文化。
附:*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日报*晚报*晨报*商报时代信报新女报健康人报*法制报三峡都市报巴渝都市报武陵都市报渝州服务导报人居周报都市热报今日*
此木为柴下半句是什么
雾中山常年被云雾笼罩,沿着山道拾阶而上来到接王寺,还未进山门,几株参天桢楠便进入视野,亭亭如盖,郁郁苍苍。经过一小段台阶进入围墙后,一眼便看到山门前左侧有一株巨大古树傲然挺立,这便是接王寺红豆杉。
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极为稀少,因此也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1994年,红豆杉被中国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如今,为了保护这株千年红豆杉,树根周围已砌上石基,其上设置了铁栏杆,让游客在欣赏它傲立千年的身姿的时候,不会“打扰”到它。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