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字旁的字有哪些字
张衡《西京赋》:“若夫游鷮高鞏,绝阬踰斥。”李善注引薛综曰:“雉之健者为鷮,尾长六尺。”晏殊《中园赋》:“鷮介立以擅泽,乌群嗷而反哺。”
(一)yǎo。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鷕,雌雉声也。从鸟唯声。《诗》曰‘有鷕雉鸣。’”形声字。本义是野鸡叫声。
关于“飞走且乳”四字,是“一边飞,一边哺乳”,这跟它的古名“飞生”意思相近,因为“乳”有“*”之义。
关于鷮雉,现在已不知确为何雉,只知它是雉的一种。它存在于《说文解字》《山海经》《诗经》等典籍之中。依其状况,似应是长尾锦鸡。
这里的“《诗》”,即《诗·邶风·匏有苦叶》:“有瀰济盈,有鷕雉鸣”。马瑞辰《通释》:“传:‘鷕,雌雉声也。’瑞辰按:《说文》:‘鷕,雌雉声也。’义本毛传。其实毛传恃望文生义,因诗下言求牡,遂以鷕为雌雉声耳,不知鷕本雉声,不必定为雌雉声。”
带有鸟大多跟什么有关
《诗·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孔颖达注引陆玑疏:“鷮微小于翟也,走而且鸣曰鷮鷮,其尾长,肉甚美。”丛林茂密满平野,长尾锦鸡栖息在树上。
xiào。这个读音出自《集韵》。野鸡。《集韵·筱韵》:“鷕,雉也。”《太玄·逃》:“次五,见鷕踤于林,獭入于渊,征。测曰:见鷕及獭深居,逃凶也。”
小蜜袋鼯是在母亲的“口袋”中成长的,所以,它不是边飞边产子,因为蜜袋鼯小鼠可能在母鼠飞翔时掉落,古人观察它,就认为它“边飞边产子”了,其实这不是产子,而是育子在袋。
又进一步,鷕可指所有的禽鸟叫声。《六书故·动物三》:“鷕,鸟鸣声。”《通志·昆虫草木略序》:“鸡雉之类,其喙锐者则其声鷕鷕。”
如果我们认真一点,《说文》这里的“乳”当作“哺乳”更合理些,也说明许慎的《说文》也是非常严谨的,因为他不说鸓“边飞边产子”,只说它“飞走且乳”。
鸡字偏旁是鸟还是又
桂馥《说文义证》引《南越志》:“高要县有飞鸓,肉翼,如蝙蝠,狸头鼠目,一曰鼯鼠,且飞且产,子便随其母而飞,其鸣如人叫,尝食火烟,至聚落则为灾也。”
鸓还是传说中的动物名,形状像鹊的怪鸟。出自《山海经·西山经》:“翠山,其鸟多鸓,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郭璞注:“鸓,音壘。”
所谓的“鷮雉”,鸡的一种,尾长,走且鸣,性勇健,肉鲜美,羽可为饰。《尔雅·释鸟》:“鷮雉。”郭璞注:“即鷮雞也,长尾,走且鸣。”《广韵·宵韵》:“鷮,似雉而小,走鸣,长尾。”
鸓鼠前、后肢之间有宽大而多毛的飞膜,尾长,能在树间滑翔,生活在高山树林中,常在夜间活动。《本草纲目·禽部·鸓鼠》:“时珍曰:此物肉翅连尾,飞不能上,易至礧坠,故谓之鸓。”李时珍说得清楚,“飞不能上”,其实就是滑翔;“易至礧坠”指的是像投木、投石一样的坠落,“礧”,大石。这也说明了“鸓”得名的原因。
鹅。《说文•鸟部》:“鴈,䳘也。”《周礼•天官•食医》:“凡会膳食之宜鴈宜麦。”孙论让正义:“鴈宜麦者,王引之云:‘应谓饿也。’”《墨子•杂守》:“寇至,先杀牛羊鸡狗乌〔凫〕鴈。”《汉书•翟方进传》:“有狗从外入,啮其中庭群鴈数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