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何处不飞花
755-79000是唐代诗人韩寒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白天的景色,描写的是迷人的春光和长安的宫廷园林里柳絮飞舞,花落无数的景色。最后两句是关于夜景的,生动的画了一幅蜡烛在夜晚绕来绕去的画面,让人感觉仿佛看到了蜡烛的光,闻到了淡淡的烟。
暮春时节,长安城内处处歌舞,落花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在皇家园林的柳树上。夜幕降临了,宫殿里忙着点蜡烛,烟雾飘到了王子和侯爵的房子里。
以交易数据为基础,在数字化系统上,数据换信用、数字兴产业,更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以“数”为媒,流向花卉产业全链条的各个价值方,有效解决了花卉产业前期拍卖交易模式中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资金结算不便利、花农花商融资难等痛点,助力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目前,KIFA共有2.5万个花卉生产者(供货商)会员和3000多个产地批发商(购买商)会员,鲜花交易日均规模450万-500万枝。一场场紧张刺激的“拍花”交易不仅“考眼力”“拼手速”,海量的交易商和庞大的资金量也对“数据”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在,银行在花卉领域做的普惠金融在整个农业领域都是最领先的,通过数据,通过整个产业链条闭环来做业务恰恰是银行的一大意义,这也让整个产业发展加速特别是农业种植环节提速。”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总经理冯怀斌感叹。
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意思
2022年3月,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云花通”系统上线,为KIFA提供“量身定制”的支付结算系统解决方案。据了解,该系统是一个集支付、结算、资金管理于一体的花卉产业金融服务系统,具有待结算交易资金管理更规范、会员银行账户资金更安全、拍卖资金预缴款更方便、交易数据助力*款更轻松等四大特点。
一枝枝鲜花从彩云之南的田间基地走向全国各地,装点万千市民的浪漫生活,鲜花如何保“先”更保“鲜”、保“价”更保“底”?在这个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上,保险发挥着大作用。
从幼小种苗到成束鲜花,从田间基地到广袤市场,从“新花农”到“新市民”如今,得益于“鲜花*”等花卉业金融产品,越来越多像王女士这样的花农花商得以与浪漫结缘、凭鲜花致富。来自呈贡区联社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该联社下属的9家网点共完成花卉相关行业授信金额13.94亿元,授信户数达1.04万户。金融“活水”不仅浇灌“春城”鲜花烂漫,更滋养了数万人与花有关的幸福生活。
从花种到花田、花街,再到花市、花都,《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当下,斗南的花卉交易除了“提篮售卖”等传统面对面交易外,拍卖交易、电商交易等数字化交易方式也渐成风尚。
“以我们最后一期2023年保单的目标价格为例,在旺季结算周期(1-3月、9-12月)内,一枝A级多头玫瑰的目标价格是2元,保险期内,如果这枝花的交易价格到了1.95元,那么每枝花我们就会赔付5分钱。如果产出20万枝A级多头玫瑰,那就用这5分钱乘以20万枝来算赔款总金额。”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区别
如今,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像韩女士一样,身处千里之外就能把云南的春天“搬回家”,这得益于昆明市花卉电商的蓬勃发展。来自昆明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昆明市花卉绿植园艺网络零售额达88.96亿元,占全省花卉绿植园艺网络零售额的96.56%,花卉电商成为昆明网络零售的“领头雁”。
“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韩翃以此诗描绘长安城落花飞舞的春景。如今,“无处不飞花”道出了云南昆明作为“春城”的一大特点,在昆明乃至整个云南,古诗中的美景正成为可见的实景。作为全球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地之一,云南省年产鲜切花达180亿枝,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种植基地建设的时候是花农投入最大的时候,一般我们会给他们一部分资金,最高可以支持基地建设所需资金的70%左右。另外,花卉贸易有一个结算周期,很多时候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结不了钱,在这期间花农对流动周转资金的需求也很大。”呈贡区联社斗南信用社副主任杨鹏向记者介绍。谈及花市绣球批发专市里一家一家“跑”出来的四五十户客户,这位85后农信人很是熟悉。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