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的事例
11、比如,《水是什么》从英国化学家普列斯特利的故事说起,从而引申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变成水,得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结论。
大学期间,叶永烈作为*大学化学系学生,在正课之余,读了许许多多化学史著作,诸如丁绪贤教授的《化学史通考》袁翰青教授的《中国化学史论文集》等等。
出处:2017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0课课文、2017年鲁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8课课文、2019年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5课课文、2019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5课课文:当代作家叶永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0、其写《十万个为什么》的“技巧”之一,就是从科学史上有趣的故事说起,从中引出相关的科学原理,回答“为什么”。
扩展资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创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81年,当时是为安徽新创办的《科苑》杂志写的,最先发表在杂志的创刊号上。
见微知著的作文素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主要内容: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人们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这则寓言通过箕子从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的事件里,担忧他会发展得越发不可收拾,以至于发生商纣灭亡的故事,揭示了一个见微而知著预见性强的深刻道理。
过了五年,纣王造了酒池肉林,设了炮烙的酷刑,并因此而亡国。所以说箕子看见象牙筷子便知道天下将有大祸降临。所以说:“能从小处看出以后的发展的人是可以称之为聪明的。”
故事如下:当年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见了觉得害怕。因为箕子认为,用了象牙筷子,必然会不用陶杯,改用犀角做的杯子;用了象牙筷子,玉杯,必然不会吃粗粮菜蔬,而是去吃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必然不能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一定要穿着华贵的衣服,坐在宽广的屋子,高高的亭台上吃。
“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表明了箕子以小见大(即见微知著)的性格;“吾畏其卒,故怖其始”表明了箕子预见性强的性格。
见微知著,睹始知终
侍从说:"你分析得很对,现在大王正准备盖楼阁呢。"箕子说:"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此可知,商朝怕是不会长久了。"
箕子发现商纣王的生活越来越*,便经常通过宫中的侍从打听消息。一天,他问侍从:"现在,纣王吃饭时还用竹筷子吗?""侍从说:"不再用竹筷子,已经改用象牙筷子了。"箕子说:"用象牙筷子,还会再使用陶碗吗?必然要配玉器啊。用象牙筷、玉器皿,还会吃--般的饭菜吗?必然要吃山珍海味啊。吃山珍海味,还会住苇草屋子吗?必然要盖楼阁啊。"
[解析]有时候,细微的东西往往反映事物的发展本质,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忽视不得的。在生活观念上,越是细微的追求,越是反映观念的本质。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慎重行事啊。不然,就会差之亳屋,失之千里。
我深信见微知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商业领域取得成功,更能够在生活中带来更多的收获。所以,让我们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多读书、多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见微知著能力,从而更好地把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相信这样做,我们一定能够成为更优秀、更成功的人。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