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位于什么省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省。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平遥县,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代洪武三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城墙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
平遥古城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整座城市非常周正,街道横竖交织,街巷排列有致。
建筑起来的,集中体现了中国明清汉民族的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平遥民居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精巧的
西安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
"票号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遥古城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城内近4000处传统民居中,有400多处保存价值极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平遥民居多建于1840年到1911年,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
山西,素有"中国古建筑宝库"之美誉,作为山西省文物大县的平遥,有着自己独特的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
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5个必去景点
*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平遥镇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汉族传统城镇,建于14世纪。城镇布局集中反映了5个多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同银行业关系密切。平遥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当时整个中国银行业的中心。
亲民堂也叫大堂,主要审理刑事案件。两侧的对联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