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的下一句
要了解“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两句时的含义,首先要了解作者以及创作背景。徐霞客是明代文学家、旅行家、地理学家,一生游历了21个省市自治区,遍访名山大川,28岁-48岁时游览了黄山及诸名山。
在我们固有的思维中,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是全国好的五座山,无数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歌颂过这些山的雄、奇、秀、险,吸引着人们去探索或旅游,可这都比不过一座黄山,更能激发人们探索、求证的好奇心。
其实黄山也不是一点名头也没有,它是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另外两山是庐山和雁荡山。黄山在安徽省黄山市,徐霞客曾走访过两次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其实并非是徐霞客诗中的原句,而是后人概括出来的。因为徐霞客在游览完黄山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原文这样写道“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一句话道出了黄山无出其右者,人们本来对五岳评价就极高,黄山比五岳还巍峨秀丽,就无需再看了。
三山五岳顺口溜大全
五岳归来不看山下一句是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两句诗源自于徐霞客的漫游黄山仙境,意思是看过嵩山、泰山、衡山、恒山、华山就等于看过天下全部的山了,而黄山则又具备了五岳的特质,可见黄山的独特。
(原太平县)境内,兼有我国各大名山之雄奇峻美,是我国享誉世界的著名风景区。黄山古名黟山,唐代时,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由
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黄山巍峨挺拔,雄奇瑰丽。古人评为“具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集天下奇景于一体”。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黄山有如天造的画境,她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伟壮观的禅院宫观,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
黄山的历史文化沉积丰厚,历代遗留的寺庙、亭阁、盘道、古桥和摩崖石刻共200多处,散布在名峰秀水之间,增添了不少古雅意趣。在其自然景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特定的黄山文化,黄山还是我国著名山水画派发祥地之一。在黄山脚下的黔县、歙县、屯溪等地古迹繁多,尤以明代徽派古典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五岳什么不看岳什么古诗
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俗语,意思是极言黄山景观之胜。出处:韩少华《温馨的风》:“告别西湖,到
五岳归来不看山下一句是黄山归来不看岳。出处:俗语释义: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黄山:在安徽省南部。风景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
“五岳归来不看山”下一句是“黄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作家徐霞客游黄山写下了七言古诗《漫游黄山仙境》。
正确的句子是: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过嵩山、泰山、衡山、恒山、华山就等于看过天下全部的山了,而黄山则又具备了五岳的特质,可见黄山的独特。
添加新评论